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校园新闻>> 新闻报道>>正文内容

10名北大代言人,两位来自省锡中

10名北大代言人,两位来自省锡中

近日,北京大学推出了高考百日祝福,在这10名北大“代言人”中,省锡中2021届毕业生陈秋菡、刘吴俊哲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以及高考“幸运宝物”(北大送你幸运盲盒!100天,冲鸭!)作为匡园学子,他们有着怎样的独家记忆?从匡园走向燕园,母校的教育如何浸润于他们的成长之路?让我们来听听两位怎么说!

 

陈秋菡,20211班,现就读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寒假里我曾有幸回校向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些学习经验,讲过如何应对弱势学科,讲过作文的积累,讲过考试心态。但当我对他们说“在省锡中度过的三年是我迄今人生中成长最大的三年”时,我想起的其实并不是这些“我曾经怎样学习”的干瘪无味的经验之谈,而是匡园赋予我的向上看的勇气,和向前奔跑的力量。

高一时我加入了省锡中模拟城市,成为新媒体中心负责人之一。回看当时我有许多做得不足的地方,但那一年对我而言始终是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倒并非完全关于锻炼了什么能力、收获了什么履历,最重要的是,从那一个节点开始,我学着走出舒适圈,学着展现自己和相信自己。但又不止于此——三年的匡园岁月里,还有许多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时刻,促我拔节生长,向天仰望,让一个平凡的小孩越来越向往发光,向往更加优秀的自己。

在省锡中遇到的各位老师和同学让我至今感到无比幸运。我们的六位老师让传说中艰难苦恨昏天黑地的高三,变成一段欢声笑语、弥足珍贵的同行而奋进的旅途。而我身边的同学们,也成为这段未必平坦却无比深刻的旅途中,我所能期望的最好、最可爱的同路人。在行将熄灯的教学楼讨论题目,在晚风温柔的归路上有时欢笑打闹、有时为不尽人意的成绩互相安慰和拥抱,是我关于高中最美好的回忆。我常想让我得以考上北大的,除了一些努力、一些运气,或许还有某些满身疲惫却满腔热望的夜晚,与好友的相互鼓励和约定。

高三时我很喜欢曹丕的诗,曾经从他的《艳歌何尝行》和《善哉行》中各拣了两句出来拼在一起,断章取义地鼓励自己:“蹙迫日暮,殊不久留。载驰载驱,聊以忘忧。”这几句诗或许也可以成为那段时光的写照:当教室里的高考倒计时匆忙翻过,我们偶尔会回首过往、叹息去日苦多,但更会站在夜色中二号教学楼的天台眺望远方,为逐渐到来的未来而放手一搏。那时每天清晨的第一杯咖啡总能让人清醒,而第一缕阳光、第一抹晨曦总能让人重拾起满身勇气。在这既渺小又宏大的愿景之中,连睡梦里也过得充实。

对我来说,三载匡园岁月的珍贵和灿烂,在于它让我于日复一日忙碌而庸常的生活仍无限地拥有少年人蓬勃的朝气,拥有一颗大胆的心脏,一株优游的灵魂;在于无数个寻常的晚自习,肩岸灯火通明,耳畔满是春蚕食叶声。

2021年的夏天,很幸运地来到梦想中的北大中文系,在未名湖畔开始这段新的旅途。都说未名湖是个海洋,而我们系的系歌《新秋之歌》中有这样一句:“在生活的大海洋上,一滴露水也来歌唱。

从乐群湖走到未名湖,在这里剥落了过往的一切,重新成为一个普普通通的大学新生。至今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向母校自我夸耀的成就,只是平凡地上课,参加一点社团和学工,有时因听到慕名已久的老师的讲课而心神激荡,有时也为论文抓耳挠腮,为准备不充分的考试焦虑地临时抱佛脚。

但一如既往地,在平凡的生活中,匡园赋予我的精神火种依然点亮每一个晴朗或阴沉的日子。如今它陪伴我走向更广阔的天地,陪伴我成为未名湖这个大海洋里一滴放声歌唱的小小露珠。在匡园度过的那些勇敢而活力盎然的时光,此刻仍然是我继续前行的底气和动力。

高中时就读过卢新宁老师2012年在北大的演讲,并且也曾摘抄下一小段贴在桌前,作为激励:“站在这样高的起点,由北大中文系出发,你们不缺前辈大师的庇荫,更不少历史文化的熏染。《诗经》《楚辞》的世界,老庄孔孟的思想,李白杜甫的词章,构成了你们生命中最为激荡的青春时光。”

这大概也算是某种程度上的断章取义,卢新宁老师所想要强调其实的是下面的转折之后的话语。但她的这段铺垫也曾铺垫了我走向燕园的漫漫长路,勾勒出我对北大中文系的想象,鼓励我拼尽全力去追寻这诗词歌赋相伴的“激荡的青春时光”。而如今我终于获得了“由北大中文系出发”的资格,便也应当继续奔赴卢新宁老师在下文中对北大学子提出的期望:看护好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在怀疑的时代坚持信仰,倾听内心的呼唤,追寻最饱满的人生。

对我来说,所谓“曾经的激情和理想”,大约就是高三的许多个中午,奋笔疾书做完一张数学卷后,挤出午休的时间来看几页书。杜甫的诗、苏轼的词或木心的文章,读来口齿噙香。至于怎样追寻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在匡园学到的是,未来的事让未来的自己解决,而现在只要不停走向未来就好了。

 

 

刘吴俊哲,20216班,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我最为我是省锡中人而自豪的时候,是我到了北大以后。到了北大我才知道,并不是所有学校像省锡中一样,注重成绩以外的全方位素养的提升。到了北大我才明白,那高考百日里的年级合唱排练,那些高考前的体育课,是多么的珍贵。了解他人我才意识到,那些与高考无关的超前的知识,当时看似寻常,但实际上是多么的富有远见。省锡中是不同寻常的,乃至所有人都震惊于有这样一所限制作业量和要求十点之前睡觉的高中,而我震惊于在我的意识里这是理所当然的。

在省锡中的理念和北大实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追求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升,而不仅仅是做题而已。于是到了北大,我是如鱼得水的。当同学在那些课程中叫苦时,我发现实际上在省锡中我都有所了解甚至是系统地学过。而学过也不仅仅是会做题,而是我与老师详细地探索过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了解过研究方法,还反复做过实验。我发现我会自然而然地和教授导师交流,提出困扰,探讨问题。我以一个出乎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的速度与同学迅速认识,了解,交流,融入北大的各个圈子。我又成了班长,虽说我并没有当过,但我能从容地领导班级,组织各种活动,解决同学问题。

在省锡中,我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有探索未知的方法,有文学素养和艺术素养,有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各种挫折困难的态度。省锡中教育人,培养人,省锡中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到了北大,我便特别感念省锡中的点点滴滴。省锡中使我天然成了一个浪漫自由,勇于担当,探索创新,爱国爱民的北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