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数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校园新闻>> 新闻报道>>正文内容

“世纪泰斗  百年含章”

 

“世纪泰斗  百年含章”

 

——记匡村学校老校友秦含章

 

李宏钧

 

君子攸往,知得知丧。牝马地类,行地无疆。

            先迷失道,后顺得常。无咎无誉,可贞含章。

 

                                ——摘自晚清白玉《诗词三百首》

 

“含章”二字,最早见于易经坤卦第三爻的爻辞,而白玉先生所集的这首诗,则是对其最好的剖析,它讲述了大道建树的过程。而当我亲身面对中国酒界的世纪泰斗、正值百岁寿诞的秦含章先生时,他传奇瑰丽的人生,在平和淡然的讲述之后,所带给我的,却是完全超出了文字意义的最坚实可信的注解。

 

初次看见秦老的名字是在互联网上,那时学校在筹备建校95周年校庆,我负责通过网络搜集相关校友信息,秦含章的名字进入了我的记忆……

这些年,我了解了许多的校友,却始终没有了解过秦老。不是不想了解,而是不敢了解。因为秦老在我心中,实在太“博大”、太“厚重”了,惟恐自己写不好。

其实,秦老的资料我很早就开始收集了。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的故事听了太多太多。可越是这样,越不知该如何下笔。

20073月,为了迎接百年校庆活动,学校领导专程来到北京,一方面是与北京的校友们聚会联谊,另一方面为了专程拜访秦含章老人。

在拜访的隔夜,我怀着激动和不安的心情,事先拨通了秦老家的电话,说明来意,在征得秦老家人的许可后和他约定了时间,隔日下午我陪同学校沈志敏主任等来到北京团结湖附近一座极其普通的80式居民楼。因为秦老就住在二楼,当我推开单元进户门时,就听到“家乡人来了,家乡人来了……”的声音,一对慈祥的老人正笑眯眯迎候在家门那里……

秦老拉着我的手走进了门,他用乡音浓重的普通话“大呼小叫”:“哎哎,快请坐快请坐!” 夫人索教授则走进里屋,亲手为我们冲上几杯浓浓的咖啡,抓上一大把国外的糖果,并且要看着我们喝下去、吃进嘴才让讲话。

秦老1908219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张舍镇,排行老三。3岁那年,因家境贫寒被亲戚家领养,直到6年后才回到自己的家。他放过牛、喂过蚕、养过猪、种过菜。小时候吃过多少苦记不清了,惟一难忘的是:每当放牛路过学堂,里面朗朗的书声都让他如醉知痴、趴在学堂的窗户外面,他总是流连忘返……

16岁那年,张舍国民小学举办免费暑期学习班,他终于第一次有机会读书了。正是这次机会,为中国缔造了一位奠基现代食品工业的世纪泰斗。他如饥似渴、废寝忘食地拼命汲取知识养分,从此一发不可收。后来他借钱考入杨墅园匡村学校高小三年级,一年毕业,全校成绩第一名,获得7枚奖章,顺利进入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公费学习。1927年又考入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农学院、半工半读……

1931年从上海国立劳动大学毕业后,他怀揣“知识救国”的赤子之心,毅然决定告别满目疮痍的故乡热土,搭上“庚子赔款”留学生的末班车,启程赴欧求学。

在那艘破旧拥挤的远洋客轮上,没有人察觉到这个外表斯文、目光如炬的少年人内心怀抱着怎样的渴望。回望远逝的故乡,秦含章的眼里没有泪水,只有炯炯的炽热:母亲,我会很快回来的!

初到欧洲,面对流光溢彩的花花世界,让秦含章痴迷的不是那纸醉金迷的享乐生活,而是工业化革命带来的巨大震撼。他懂得了:要让祖国彻底摆脱贫穷落后,就一定要让这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实现从农业资源向工业化大生产的彻底转变。只有这样才能救中国!

他立志,要为这个无尚神圣的事业奉献一生。

 

 

6年时间里,秦含章先后进入比利时国立圣布律农学院学习并获得工学选士及农产工业工程师学位;进入布鲁塞尔大学植物学院博士班进修并到当时最现代化的威尔曼哥本斯啤酒厂担任实习工程师;由于仰慕德国啤酒威名,他1936年又进入世界发酵酿造领域里拥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德国柏林大学发酵学院自费进修,并专程赴啤酒圣城慕尼黑深入考察调研。扎实的理论深造,与深入实际的实践调研相结合,令秦含章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便打下了非常人所能想见的丰厚学识积累,不仅为他后来取得辉煌成就奠定了坚实基础,更让中国的酿造行业因此而享用、受益了几十年……

19389月,通晓5国语言、饱学专业知识的秦含章放弃国外优厚的工作和生活待遇,像归乡的游子,急不可待地扑向祖国母亲的怀抱。

然而当时的旧中国可谓多灾多难,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九一八”之后中华民族更陷入民族危亡的“最危急时刻”。空有一身才智的秦含章,竟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可以让他施展才华。几经思索,他选择了执教这条路。他深知“知识救国”的最终道路是“教育救国”,只有让更多人掌握了知识,中国才不至沦丧。

1937年到1949年共和国成立之前,秦含章先生先后在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复旦大学、四川省立教育学院、国立中央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担任教授,10余年当中所育桃李满天下。从此,工农业微生物学、分析化学、发酵工程学、农畜产品加工学等西方先进科学理论因他而在中国生根发芽,同时也为中国食品工业界和各大轻工院系培养出了一批基础人才。由于非常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成果转化应用能力的培养,秦含章先生深得广大师生信服和敬重,被业界一致推崇为中国工农业微生物学、食品学和发酵工程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

1949年新中国成立,秦老一腔炽热的报国情怀,终于在举国上下轰轰烈烈的建设热潮中得以充分释放。受周恩来总理钦点,他先后出任由中央政府主持成立的中央食品工业部和中央轻工业部参事,奉命调京,主管技术业务。当年总理亲笔签发的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委任令,至今仍然完好地珍藏在秦老家中。

1956年,毛泽东、周恩来、郭沫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主持国家十二年长期科学发展规划制定工作,秦含章被任命为规划项目中的食品工业组组长。

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对于中国食品工业特别是发酵工业而言科技才匮乏仍是行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制约。为此,秦含章每逢重要会议,都忘不了关于加快科技专业人才培养的倡导与呼吁,1958年前后,以他曾经任教的原国立中央大学(后更名为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江南大学等8所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系为基础,组建起了一所新的院校,这就是著名的无锡轻工学院(现江南大学)。当时主持创办无锡轻院的正是时任轻工业部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的秦含章先生。从无锡轻院开始,秦老根据轻工业部教育委员会的规划,先后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城市陆续主持筹建了15所轻工院校,从技术理论到学术教育几乎所有具体事物都是由他一手主持。无锡轻工学院之所以说它“著名”,是因为业内人士都知道,即便把它形容为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的“黄埔军校”亦不为过。经它培养造就出来的一代又一代专业精英人才,如今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已成长为支撑整个行业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而这些人才又有哪个不是直接或间接地出自秦老门下?

1960年,秦含章再次受命肩负起创办轻工业部食品发酵工业科学研究所的艰巨重任并亲自出任所长。同时他还筹建了发酵工业情报中心,创办了食品发酵工业杂志,为我国白酒、啤酒、葡萄酒、黄酒生产技术的改造、创新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至此,他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中的“泰斗”地位已无人能撼。

在“史无前例”年代,含先生也不可避免地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反动学术权威”、关牛棚等无数不公正的评价与待遇并没有使他心中的激情泯灭,反而使他更加珍惜自己每一寸可以用于推动自己事业前行的光阴。

在与秦老聊天的过程中,秦老亲口告诉我们,他正从事着一项庞大的写作计划,准备将他毕生所学、所悟的所有食品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辑成一部鸿篇巨制,书名叫做《新编食经》。

“这部书分四大部分:‘食物名录’、‘营养知识’、‘保健方案’与‘长寿秘诀’,光是‘食物名录’就包括了农业食品、工业食品、保藏食品和矿业食品等等各类食品。估计全部写完不少于4000万字……”秦老双手比划着,表情郑重而自信。他兴致勃勃地把我们让进里屋,指着写字台下几个硕大的纸箱:“你们看这箱、还有那箱,我现在已经写完了将近三分之一初稿,还要写,还要不停写下去、直到最后留给世人……”

环顾眼前的小屋,不过78个平方米,一张十分破旧的大号写字台占据了主要空间,周围还堆放了不少杂物。谁能想象秦老10几年来大量珍贵的著作就是出自这样一个环境、这样一间陋室!

索教授悄悄告诉我们,秦老的右眼早在六十年代后期因黄斑出血未得到及时治疗造成失明,左眼视力也严重萎缩。他写作时,左手要拿着两个10倍的放大镜叠加在一起、右手执笔。由于过度吃力,他不得不写一会儿就要停下来歇一歇。

 这就是秦老、一个百岁老人的写作姿势。他就是用这种姿势、靠着巨大勇气,这些年不知疲倦地写出了一部又一部专著,给我们留下无法估量的巨大知识财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秦老虽已年届百岁,可追求事业的步伐从未停歇过。这些年,只要是行业里的活动,只要有助于行业的发展,他从来都是不知疲倦的支持和参与者,以百岁之身,在夫人索颖教授的陪同下奔波于全国各地,甚至出访国外参加各种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为推广中国酒文化、促进中国酒业与国际间的互动做着自己的努力。2004年在日本举办的第五届国际酒文化节学术研讨会上,他的出现赢得全场与会者长时间最热烈的掌声,人们向这位中国酿酒事业的一代宗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前不久,他又偕夫人刚刚从马来西亚参加完一个国际酒文化推广活动归来,征尘未洗,又在筹备下一次活动……

有人把百岁秦老比喻为中国的“酒文化大使”,而他更愿意做一个实实在在的酒文化传播者。

 

 

秦老有着十分深厚的文学底蕴,还写得一手好书法,笔锋苍劲、功力扎实。这些年,用诗词书法抒发情怀、宣传行业、鞭策企业、展示酒文化,已成为他最钟爱的交流形式。而众多企业和行内人士,亦无不以有幸求获一幅秦老珍贵的墨宝而荣耀。秦老为学校百年校庆,专门写《谢师长》一首,表达自己对母校的眷眷深情:“宣统元年正月鸣,匡村高小毕业生。谋公慷慨多资助,中西完成大课程。”

谈到母校百年华诞,秦老显得尤其激动,表示一定提前两天赶到,参加母校校庆大典,且坚决表示自己承担所有的差旅费用,不给学校增添任何麻烦。

在精神生活上,秦老的最大支撑和慰藉则是他的夫人索颖教授。两位老人堪称世间夫妻“相濡以沫、相知相伴”的典范和楷模。秦老的慷慨激昂与索教授的温婉聪睿互为弥补,真正是相得益彰。

索颖教授早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专攻营养学。1950年回国后长期从事临床营养工作,先后创办了北大结核病院、平安医院和宣武医院的营养科。她曾任北京市第六、七届政协委员,中华医学会北京营养师学会副主任委员,还兼任法中食品美食协会理事、中国保健食品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是我国营养保健界的权威人士。

索教授笑着对我们讲:守着这么一位大师,这些年我品酒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而且很多时候,我的创作是从他的研究当中获得创意和灵感。不过,反过来我的研究对他也有启示,他已经跳出单纯的酿造领域,开始更多关注酒的健康和整个饮食的健康问题。

他们事业上水乳交融,生活上更是恩爱有加。秦老听力不好,与外人交流必须有索教授在旁充当“翻译”。说起来也怪,有时候你用很大的声音“喊”他都听不清楚,索教授一阵“轻声慢语”他却立刻恍然大悟。让人不得不感慨他们夫妻间的“默契”。

索教授骄傲地说,秦老除了视力和听觉,血压、心脏等其他器官功能一切正常。对于百岁老人而言,这无疑是个“奇迹”,而这个“奇迹”,当然与索教授息息相关。

为了不至于让老人太过于劳累,我们结束了短短一个半小时的拜访,临别之际,两老人坚持把我们送出门外,还一再地向我们表示谢意,真让人既感动又不安。

真心祝愿我们的秦老和索教授:健康长寿,福瑞吉祥!

 

 

本文作者与秦老夫妇合影

 

 

秦含章老先生精神矍铄

 

 

秦含章夫妇

 

 

秦含章先生为母校写诗一首<<谢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