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日报:“离开书,我是非历史地活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年05月12日 点击数: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历史老师孙震,出生于高知家庭,受父母的熏陶,从小喜欢看书,八九岁就能背诵多篇古文。2008年,进入学校成为一名历史教师,学校爱好读书的氛围让他如鱼遇水。
  妻子眼里的孙震,是一个没钱也要买书,然后抱着书睡觉的人;同事眼里的孙震,是一个不分轻重缓急,先读书后做事的人;大学同学眼里的孙震,是一个能在事隔数年后,用电话遥控,让还在深造的同学在大学的图书馆里按他所说的方位找到他需要的书,翻到他需要的那一页的人。
  从一天背诵一篇古文到如今用一年研究汉书,时代在变,不变的是一颗爱读书的心。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上小学时的孙震,会连续几个月翻看《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中国历史朝代表;会在看了电视剧《淮阴侯韩信》之后,把父亲的《史记》悄悄地塞进书包里;会拿着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第一册和一张白纸,描摹里面的春秋战国形势图,然后如数家珍地给同学们讲各诸侯国的由来。
  儿时的孙震问父亲要蔡志忠的漫画,父亲下班回家后却塞给他一本封面上画着一支青铜戈,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文字的《上下五千年》,并对他说:“要看就看这个。”父亲还让他看南怀瑾的《论语别裁》;让他背诵文言文。当孙震进入大学的时候,家里的书中已布满了他的圈点勾画,当然还有标注的拼音。
  进了大学,孙震遇到了他的恩师——栾继生先生。栾先生的文献学课让孙震听得入了迷,他还常在课余与栾先生交流。在这里,孙震第一次正规地学习了目录学和文献学的初级。有了一些“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微末功夫,他便按图索骥,经书、子书、史书、哲学书,一本一本地读,一本一本地买。渐渐地,孙震对书的版本、书的内容和读书的门径的掌握有了大幅度地提高。
  “我自乐此,不为疲也。”孙震说:“栾先生是我读书的灯塔和推动力,遇到栾先生是我的一大幸事。”

  ■在校开设史学名著校本课程

  其实,幸运的事不止一件。参加工作以后,孙震发现他就职的省锡中是个与他很合拍的学校——在这里读书是主旋律。
  “校长大力提倡并实际推动读书——学生们读,教师们也读;有‘百万百卷读书活动’,也有‘读书之星’的评比。在这种气氛下,我拓宽了读书领域。”孙震说。
  2011年,校长提倡大家读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只看过几种西方哲学史著作的孙震第一次有针对性地研究雅斯贝尔斯这位存在主义哲学家,感到有些吃力。于是他暂时抛开《什么是教育》,着手研究雅斯贝尔斯的《历史的目标与起源》和《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回过头来再看《什么是教育》,我就明白雅斯贝尔斯在其中寄托的哲学思想,从而读顺这本书。”
  在拓宽读书领域的同时,还他寓读于教,2011年孙震开设了“中国史学名著”校本课程。该课程分“中国古代史籍举要”、“读史常识”、“治史常识”和“民国以来史籍举要”四大部分,同学们纷纷为这门课点赞。
  学生韩旭告诉记者,在这个课程中,他首先学到的就是史籍的历史。“老师介绍了不下百本的经典史学名著,这让我能很好地选择史籍。介绍的读史常识,诸如历法、三正、纪年法、职官、避讳、谥法、选举等,让我能很快学会如何正确地读史。”学生张心一从孙老师的课上认识到学历史,不必着急去评论、去评析,最重要的是要还原它的本来面目。

  ■花一年时间精读几册书

  多年的阅读经验,让孙震认识到,古今中外的书籍浩如烟海,帙卷浩繁。当下,快餐文化盛行,出版物越发变得良莠不齐。“而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好选择——阅读经典,阅读那些西方哲学原著和中国传统典籍。”如今,孙震每隔一段时间重新研读一遍经典,每次他都会从中得到新的收获。
  今年,孙震决定用一年时间重新研读《汉书》。“我现在的年纪和身份,就要特别注重其中的‘表’和‘志’。”他认为在读其中的“纪”和“传”时,即使古文功底好,读得相对快,也要逐字逐句推敲。因为“纪”和“传”不仅仅是故事和传记,里面隐藏了大量的西汉时代的制度、经济状况、民俗、俚语。
  “这一年我可能只读五六本书,但却都是精读。这比追求平均一两天天读一本或一年读几十本、上百本书,要实际得多。”
  孙震十分推崇尼采在《历史对人生的利弊》中说的,“看看那些吃着草走过的牧群,他们并不知道昨天或今天的意义”,“它们没有记忆,只是非历史地活着”。他说,“离开书,我是非历史地活着。” □杨洁丹